价格策略调整 - 优衣库在中国市场下调价格并增加促销,例如T恤39元、背心39元、针织短裤79元、素色袜子10元、帆布包59元,以吸引消费者 [1][2] - 2022年秋冬优衣库曾提高核心单品价格,但当前市场环境下转向降价策略 [2] - 公司评估产品竞争力后调整部分产品价格至更合理水平,导致销售成本暂时上升,毛利率下降 [5] 财务表现 - 迅销集团第三财季收入同比增长7.7%至8,265亿日元(404亿元人民币),但净利润同比下降9.7%至1,055亿日元(51.6亿元人民币) [3] - 大中华区前三季度以本地货币计算收入同比下降约3%,营业利润下降约8%(以日元计算分别下降8.2%和11.5%) [4] - 2025财年大中华区预计收入将下降,利润收缩约10%,公司称此为"结构性改革过渡期" [5] - 大中华区收入占比从2024财年前三季度的22.1%降至2025财年的19.5%,为近年来首次跌破20% [11] 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消费需求不振导致优衣库同店销售额下滑,收入和营业利润双双下降 [3] - 2023财年大中华区收入增长15.2%至6202亿日元(304亿元),经营利润增长25%至1043亿日元(51亿元),创历史新高 [10] - 2024年起同店销售额开始下降,管理层归因于50%外部因素和50%内部因素 [11] - 韩国东南亚印度澳洲市场收入从4045亿日元增至4692亿日元,占比从17.1%升至17.9%,接近大中华区份额 [11] 战略调整 - 公司调整开店策略,从数量转向单店盈利能力,计划在内地主要城市开设区域旗舰店 [15] - 2025年前5个月大陆市场门店净减少9家,而2021-2023财年分别净增66家、64家、35家 [15] - 公司推进业务重组,包括区域性响应、产品开发、规划、订单控制、市场营销等系统变革 [16] - 目标2026财年表现优于2025财年,2027财年建立全新发展方式 [17] 运营优化 - 建立根据最新销售数据频繁调整生产的框架,5月底库存下降,第三季度折扣率提高 [18] - 对低销售额门店采取"拆建结合"政策,使门店平均月销售额增长1.5倍 [18] - 新开业的成都店成为西南地区首家全球旗舰店,销售额在中国大陆市场排名第五 [18] - 计划翻新上海、广州等地旗舰店,并在重庆、天津、西安、昆明、郑州等潜力城市开设旗舰店 [18] 历史背景 - 大中华区曾是优衣库全球布局最成功的市场,2021年贡献公司25%的收入和40%的营业利润 [9] - 2021年优衣库中国市场门店规模与日本本土相当,曾计划从850家增长至3000家 [15] - 截至2025年5月底,优衣库全球2546家门店中1023家在大中华区,大陆市场917家超过日本本土的801家 [14]
优衣库的中国困境:降价自救,尚未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