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进展 - 公司宣布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性项目试生产成功 [1] - 项目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合废塑料深度催化裂解(CPDCC)技术,首创"一步法"工艺,产品收率达92%以上 [3] - 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占地面积215.39亩,涵盖18个单项工程,设备采购近3000项 [3] 技术优势 - 公司技术无需复杂分选,可直接将混合废塑料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原料,收率远超行业60%-80%水平 [3] - 技术解决了含氯塑料处理难题,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产能可参照 [4] - 项目已获得ISCC PLUS认证,环保效益显著 [3] 行业地位 - 化学回收是全球攻关领域,此前因选料单一和含氯塑料处理问题未形成强经济效益路线 [2] - 巴斯夫、伊斯曼等国际企业采用不同技术路径处理废塑料,但产能规模均在十万吨级 [4] - 公司成为国内混合塑料化学回收领域先行者 [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归属股东净利润亏损922.43万元,延续2024年四季度以来的亏损趋势 [1] - 近三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3亿元、10.71亿元和11.49亿元,归属股东净利润波动明显 [8] -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2.43亿元,年纳税2.65亿元 [8] 市场反应 - 公司股价近一年最高涨至251元/股,阶段涨幅超150%,与业绩表现背离 [1] - 总市值达480.35亿元,静态市盈率1127倍,滚动市盈率3490倍 [8] - 控股股东质押股份3246.55万股,占总股本17.48%,质押比例超持股数量50% [9] 政策环境 - 广东发布"无废城市"建设方案,鼓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补贴政策 [7] - 公司作为"双碳政策"先驱型企业有望获得政策支持 [7] 运营挑战 - 混合废塑料来源和质量不确定性可能影响设备开工率和环保成效 [5] - 废品货源不足曾导致部分回收企业产能利用率低下甚至关停 [5] - 项目经济效益仍需市场验证 [6]
20倍牛股惠城环保的超级“大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