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评估结果 - 国际原子能机构评估组高度肯定中国核安全监管体系,认为中国生态环境部、国家核安全局是坚实、有力、可靠的监管机构[1] - 评估组组长马克·福伊特别指出中国在全球核安全领域处于领导地位,尤其在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等关键技术领域[6] - 评估组确认中国三项创新性实践:应用人工智能工具提升监管效率、建立行业高层定期交流机制、大数据在核安全监管中的运用[1][6][7] 中国核能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在运核电机组59台(全球第二),在建32台,规划21台,总机组数112台位居全球第一[2][11] - 核电发电量占全国总发电量5%,民用研究堆22座,核燃料循环设施21座,放射源17万枚,射线装置33万台[2][11] - 中国保持良好安全纪录,在建核设施质量受控,辐射环境总体良好[11] 评估过程与建议 - 中国时隔十年主动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进行全范围评估,覆盖22个领域所有项目[3][6] - 评估组提出九项改进建议,核心聚焦退役核设施分级分类资金规定和应急标准完善[7][8] - 其他建议包括统筹核安全与核安保接口管理、加强核安全文化监督检查、更新法规对标国际标准[8][9] 中国监管体系特点 - 监管机构获得充分资源保障,拥有充足人员和资金支持[9] - 建立独特的高层交流机制提升事件透明度,压实各方安全责任[6][7] - 采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显著提升决策效率和知识管理水平[6][7] 国际合作与未来计划 - 中国承诺五年后接受跟踪评估,将持续对标国际最新安全标准[11][12] - 中方将动态完善监管体系,重点落实资金保障和应急标准改进建议[10][12] - 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分享监管经验,推动全球核安全能力建设[11][12]
时隔十年国际组织再评估,中国核电安全监管何以能获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