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积更小功率更大 新材料为机器人产业做“镓”衣

氮化镓半导体技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氮化镓(GaN)半导体技术正推动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商用 [1] - 氮化镓相比传统硅基芯片具有高频、高能效、耐高压等特性,能解决机器人关节驱动精度、功率密度与散热等关键问题 [1] - 国际大厂如德州仪器和国内企业英诺赛科、中科无线半导体等均在积极布局氮化镓产品 [1][4][5] 氮化镓的技术优势 - 英诺赛科的氮化镓芯片开关速度极高,导通损耗比传统硅基器件降低70% [2] - 氮化镓芯片具有更小的导通损耗、更低的开关损耗、没有反向恢复损耗以及更小的器件体积 [2] - 在机器人关节电机驱动中,氮化镓芯片能提高电机功率,满足高负荷载重需求,并实现高精度动态控制 [3] - 氮化镓的高频特性可提升电机驱动的开关频率,减小关节电机尺寸和重量,提升转换效率,延长续航时间 [3] 氮化镓在机器人核心部件中的应用 - 英诺赛科的100V氮化镓产品已应用于人形机器人上下身肢体关节,使功率提升30%,转换效率提升5% [4] - 在48VDC/DC电源应用中,氮化镓让电源体积减少30%,有效节省机器人有限空间 [4] - 意优科技将氮化镓芯片ISG3204应用于关节内部驱动板,实现驱动系统小型化和更精细的电流控制 [7][8] - 氮化镓驱动器可实现98.5%以上的转换效率,相比传统硅基方案的85%-95%有显著提升 [7] 氮化镓的成本与量产进展 - 英诺赛科8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量产技术使单片晶圆晶粒产出提升80%,单颗芯片成本降低30% [8] - 通过优化工艺,英诺赛科的晶圆良率达95%,低缺陷率大幅减少废品损失 [8] - 意优科技已在某些关节驱动型号中实现小批量生产,预计规模化量产时间点会较快 [9] 人形机器人市场前景 - 一台人形机器人约使用300颗氮化镓器件,未来单个机器人使用量有望超过1000颗 [11] - 未来5年机器人市场可能比新能源汽车大100倍,氮化镓将成为最大应用市场 [11] - 人形机器人未来5年将逐步进入工厂,形成百亿乃至千亿级市场,10年内有望成为万亿级家用智能终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