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质生产力系列之二 I 松霖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周华松:以差异化战略进军机器人赛道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2024年盈利达4.46亿元创历史新高后,2025年战略切入机器人赛道,定位差异化机器人系统及生态价值服务[1][2] - 转型基于需求端(社会产业升级对机器人的重大需求)与供给端(8年AI技术积累、硬件制造及工业设计能力)的精准匹配[3][5] - 机器人业务采用"双轮驱动"模式:自主研发+并购合作(如收购厦门威迪思拓展TO B后勤机器人)[7] 业务布局与技术路径 - 厦门松霖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平台,承担研发至销售全流程职能,重点布局TO B/TO G市场(后勤安防、大健康领域机器人系统)[6] - 技术团队架构:AI算法团队近100人,整合威迪思10年移动平台技术,复用家居业务工业设计及制造能力[8] - 产品聚焦服务型机器人(安防/储运/讲解类),人形机器人因TO C属性暂未纳入核心战略[8]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差异化竞争:提供完整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而非单机产品,强调生态价值[10] - 复用家居业务20-30年TO B客户资源(欧美日大型企业),加速机器人市场渗透[10][12] - 国内外市场推广策略将结合本地化需求定制[10] 财务与研发投入 - 2024年实体上市公司研发费用1.6万亿元(同比+3.1%),占全国研发支出超50%[2] - 公司机器人业务已获部分订单意向,护理/养老领域潜在客户储备丰富[11] 未来规划 - 3-5年目标:完善TO B/TO G机器人产品矩阵,提升市场份额,保持技术领先[11] - 家居与机器人业务协同有限,但通过资源合理分配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