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企业登上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山东汽车产业“链”出全球竞争力
中国企业全球汽车供应链表现 - 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中中国企业新增4家,总数达17家创历史新高 [1] - 山东潍柴集团、赛轮集团、双星集团三家企业同时登榜,其中潍柴以2406.42亿元供应链营收位列中国第二、全球前十 [1][3] - 赛轮集团作为新晋企业2024年供应链收入313.6亿元,双星集团连续三年入围且去年收入282亿元 [3] 山东汽车产业集群发展 - 2023年山东汽车总产量221.4万辆(全国前五),其中新能源汽车42.9万辆(全国前十) [6] - 形成"双核引领(济南/青岛新能源汽车基地)、多极协同"格局,覆盖潍坊/烟台等八市及锂电/轮胎等特色集群 [6] - 产业链上下游贯通:上游布局负极材料/电解液,中游集聚整车企业,下游发展充换电/电池回收 [6] - 全省拥有11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及3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6] 龙头企业创新与国际化 - 潍柴集团通过全球资源整合四年四次刷新柴油机热效率世界纪录,构建清洁能源动力系统平台 [3] - 潍柴旗下拥有潍柴动力/陕汽重卡/德国凯傲/意大利法拉帝等跨国品牌 [3] - 双星集团形成橡胶轮胎/智能装备/循环利用多元产业格局,控股韩国锦湖及青岛双星两家上市公司 [3] 产业转型升级成果 - 山东汽车产业从重型车制造向新能源高地转型,配套企业涵盖动力系统/轮胎等关键零部件 [1][6] - 除三强外另有玲珑轮胎/浦林成山等7家企业入选中国供应链百强,构建完整供应网络 [3] - 区域协同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从蓄力期进入爆发期,产品加速走向全球市场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