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概况与市场表现 - 广生堂是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头部企业,核心产品包括恩替卡韦、拉米夫定等仿制药,2015年登陆创业板 [7] - 2024年7月16日股价创阶段性新高77.09元/股,但归母净利润已连续四年亏损(2021-2024年分别亏损0.35亿、1.27亿、3.49亿、1.56亿元)[1][7] - 2021-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3.7亿→3.86亿→4.23亿→4.41亿元),但受集采政策、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盈利能力 [7] 定增募资计划 - 2025年拟通过定增募资9.77亿元,其中5.98亿元(占比61.2%)用于两款乙肝创新药研发(GST-HG141 III期临床及GST-HG131联合用药II/III期临床),2.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2][3] - 创新药研发项目总投资6.31亿元,两款药物均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分别于2024年12月被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2025年4月获II期临床批准 [3] - 中药传统名方产业化项目拟投入1.05亿元(募资8849万元),补充流动资金占比29.7% [2][3] 子公司增资争议 - 创新药实施主体广生中霖(持股81.08%)2023年增资2.2亿元引入投资者,附加3年内IPO或回购条款,增资后广生堂持股从90%降至81.08% [4][5] - 监管质疑是否构成"明股实债",公司回应称回购条款为保护性措施,投资者未获固定收益,符合股权投资特征 [5][6] 研发战略与风险 - 公司由仿制药向创新药转型,持续研发投入导致亏损,但认为两款乙肝创新药无同类竞品,若成功可享受专利独占及国谈政策红利 [7][8] - 创新药研发存在临床试验受试者招募不足、审评延期等风险,目前GST-HG141处于III期临床,联合用药进入II期 [8] 历史募投项目问题 - 2020年募资4.99亿元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因集采政策导致原料药降价而效益未达预期,江苏中兴制剂项目终止并转补流(实际投入仅2843万元/原计划1.25亿元) [9] - 2023年拟募资9.48亿元用于新冠药和乙肝创新药研发,后因政策变化终止 [10] - 本次募投与历史项目区别:前次侧重原料药产能建设,本次聚焦创新药研发和中药产业化,但成功后可利用前次产能 [10]
广生堂:股价阶段性新高难掩业绩“虚火”,四连亏下“补血”押注乙肝创新药研发,前次募投项目“烂尾”遭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