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认证+新国标,充电宝进入强监管时代
充电宝召回事件 - 因核心电芯供应商原材料问题,安克创新、罗马仕、倍思等企业发起全球召回行动,规模超过200万部 [2] - 罗马仕、安克、小米、倍思、绿联等品牌移动电源产品的多个3C认证证书被暂停 [2] - 2025年上半年发生15起充电宝航班运输起火事件,引发行业安全性质疑 [3] 监管政策动态 - 工信部公开征集《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修订意见,拟制定更严格的强制性国家标准 [2] - 2024年8月起充电宝正式执行CCC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准,但市场流通产品中仅部分持有3C标志 [2][3] - 民航局禁止无3C标识充电宝登机,部分城市快递网点拒收所有充电宝产品 [3] 新国标技术规范 - 新标准将增加针刺、挤压、过充、热滥用等极端情况测试要求 [4] - 首次对电池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提出具体规范,明确生产工艺标准 [4] - 引入智能监测功能,要求实时监测电池电压与温度,探索容量动态调节和充电设备通信功能 [4] 企业应对措施 - 安克创新终止与原供应商安普瑞斯合作,转向ATL采购4500万片电芯 [6] - 安克创新投入实验室建设,组建数十人电芯团队实现产品全流程追溯 [6] - 罗马仕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天猫旗舰店恢复营业但未重新上架充电宝产品 [7] - 罗马仕充电宝退款排队已至17万位,京东天猫等平台加强3C认证AI核验 [7] 行业发展趋势 - 行业进入强监管时代,3C认证和新国标将推动工艺技术升级 [5] - 市场将从价格战转向品牌集中,龙头公司有望获得安全性溢价 [8] - 短期阵痛后将加速长尾白牌出清,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利润空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