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拼多多突然暂停信息流投放CID,原因没那么简单
拼多多拼多多(US:PDD) 36氪·2025-07-18 17:12

拼多多暂停CID业务的核心观点 - 拼多多于7月13日突然宣布暂停多多进宝CID信息流投放业务,未设缓冲期且公告不足百字,引发行业震动[2] - 暂停动作发生在618后行业CID合作升温期,与阿里、快手等平台扩大CID应用的态势形成反差[4][5] - 公司采用"暂停"而非"关停"表述,暗示未来可能恢复,但当前动作的突发性反映深层矛盾[5][9] CID机制的业务价值 - CID是连接站外广告与站内交易的核心标识,通过追踪用户从点击到下单的全链路,实现精准归因[2][3] - 该机制帮助电商平台低成本获取站外流量,尤其适合拼多多等缺乏品牌沉淀的平台快速测试爆款[3][5] - 模式本质是电商平台借力内容平台算法完成精准投放,形成"导流-转化-数据回传"的轻运营闭环[3][12] 暂停决策的潜在动因 数据控制权问题 - CID导致交易平台丧失全链路数据掌控,站外点击、人群定向等关键环节由内容平台主导[12][13] - 数据回传不透明性影响公司ROI测算能力,无法沉淀有效方法论支撑长期算法优化[15][16] 归因模型冲突 - 内容平台、服务商与电商平台三方争夺归因主导权,导致数据链路碎片化[20][21] - 多跳转路径增加信息噪声,干扰广告系统优化方向,影响预算分配科学性[22][23]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拼多多的决策反映其从依赖外部流量向"平台内自循环"战略转型,强化百亿补贴、直播等内生态场景[7][29] - 动作可能重塑内容平台与电商平台的合作边界,凸显平台间数据主权争夺的行业共性矛盾[26][27] 业务暂停的短期冲击 - 突发叫停直接影响大促节点投放计划,打乱商家及服务商原有排期[6] - 公司需承担短期GMV波动风险,但长期看或推动广告模型自主可控性提升[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