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结算周期调整至T+1 - 港交所发布讨论文件,拟将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从T+2缩短至T+1,以提升市场效率和降低风险 [1] - 港股自1992年以来一直采用T+2结算周期,调整为T+1将显著缩短投资者结算时间 [1] - 全球市场趋势显示,88%的股票交易将在2027年前采用T+1或T+0/T+1结算 [5][6] 市场影响与优势 - T+1结算可降低市场波动风险和交易对手违约风险,减少价格波动导致的潜在损失 [8] - 资金和证券更快交割,提高流动性,尤其对中小企业股票买卖价差缩小和交易量增加有积极影响 [8] - 投资者资金占用时间缩短,融资成本降低,资本利用效率提升,对散户和机构均有利 [8] - 跨市场衍生品套利交易资金效率提升,极端行情风险水平降低 [8] 行业挑战与调整 - 券商、银行等需调整营运模式,流程标准化、系统自动化和资金流动性管理要求提高 [9] - 港股通投资者将受影响,需调整系统以适应T+1结算,但更接近内地A股做法 [10] - 港股结算涉及多币种(人民币、美元、港币),复杂性高于A股和美股 [9] - 外汇市场T+2惯例可能增加投资者结算货币转换成本 [9][10] 市场数据与背景 - 香港现货市场总市值达42.7万亿港元,较10年前增长70% [7] - 日均成交金额2402亿港元,较10年前增长246% [7] - 2025年上半年南向资金净流入超7300亿港元,占香港市场总成交量23% [10] - 沪深港通启动以来,南向港股通成交额增长逾110倍 [10] 未来展望 - T+1结算有望提升南向资金交易活跃度,推动A+H股套利等多元化交易策略 [11] - 需两地监管和交易所协作制定周密计划,券商需升级港股通系统 [11]
T+2变T+1,港交所拟缩短港股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将带来哪些挑战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