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杯咖啡的绿色密码:星巴克在华加码投入,直面“范围三”减排难题|聚焦链博会

星巴克中国绿色供应链战略 - 公司在链博会重点展示绿色供应链转型成果,与远景科技集团达成三年战略合作,将通过数字化碳管理平台覆盖100%直采供应商和重要间接采购供应商,测算数千个品项的全链碳足迹并定制减碳路径[1][4] - 公司98%产品已实现中国本土制造或生产,2023年投产的昆山咖啡创新产业园(总投资15亿元)是星巴克全球最绿色节能生产基地,100%使用绿电,年减碳量相当于80万棵咖啡树的碳吸收量[2] - 全国已有2100家绿色认证门店(100%绿证电力),7500+门店通过智能物联网实时追踪空调等设备数据,优化节能降碳方案[3] 范围三减排实践 - 公司全价值链碳排放中70%来自供应商,正通过"方舟能碳管理数字化系统"测算核心供应商及数千产品碳足迹,覆盖范围三排放[4][5] - 原材料阶段碳足迹结构:咖啡豆16%、牛奶80%、包装材料4%,中国市场已联合远景、中国农大等探索牧场减排路径[5] - 试点物流企业推进店配车辆电动化及干线运输电动重卡试点,优化运输效率同时实现碳减排[6] 产业链协同减碳 - 公司承担供应商碳排放测算前期投入成本,未来部分费用仍由其承担,同时通过降本举措让供应商获得经济收益[5] - 核心供应商澳亚集团承诺2030年将单位矫正乳碳排放降低28%,上海全盛供应链将绿色物流作为战略选择[6] - 公司提出"全链协同减碳"新模式,旨在促进餐饮零售行业更大规模绿色转型[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