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约谈后 外卖平台仍在互相较量
外卖平台竞争现状 - 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18日约谈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家外卖平台,要求规范促销行为并理性竞争 [1][7] - 约谈后平台补贴行为有所收敛,但周末实际订单量未明显下滑,商家反馈销售额与上周持平或略降 [1][5][6] - 美团、饿了么、京东仍通过多时段发放优惠券(如"18-18"券、免单券)维持促销力度,涉及餐饮、超市、水果店等多品类 [2][3][4] 平台市场份额变化 - 饿了么通过补贴实现单量反超美团,在部分商家外卖收入占比达49.7%,美团降至36.9%,京东占13.4% [10] - 茶饮品牌受补贴退坡影响明显,某茶饮店周六收入较上周减少约1000元,但回归常态水平 [6] - 京东声明未参与"0元购"等恶性补贴,但实际通过大额券分得市场份额(占商家外卖收入16.8%) [8][10] 行业竞争逻辑分析 - 平台面临补贴惯性难题:前期百亿级补贴培养用户习惯,骤停或导致订单断崖式下跌 [9] - 监管未明确成本界定标准,平台通过组合优惠(如分时段发券)规避直接违规 [7][9] - 竞争格局从美团一家独大(原占商家外卖收入70%-80%)转向三足鼎立,商家议价权提升 [10][11] 未来竞争趋势 - 极端补贴将分阶段退潮,转为其他优惠策略(如非茶饮类兑换券、时段性折扣) [4][9][11] - 中长期竞争聚焦效率与服务,行业或回归健康营利模式 [11] - 骑手生态与用户心理形成绑定,周末订单高峰成为维持单量的关键因素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