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布局 - 鄂尔多斯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突破口,全力打造国内标杆性新能源汽车生产和应用基地 [1] - 当地风能、太阳能开发潜力达1.5亿千瓦以上,已批复风电光伏大基地超6000平方公里,获批新能源装机超8000万千瓦,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2] - 新能源产业和防沙治沙有机结合,"光伏长城"总长400公里、平均宽5公里、场址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建成后可实现光伏治沙300万亩 [3] 新能源装备制造 - 风电产业拥有中车和株洲时代2家公司,形成以整机和叶片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大功率智能风机、百米级叶片生产等领域"智造"水平全国领先 [3] - 光伏产业拥有晶澳、亿利新能源、晶旭新能源3家公司,全力构建光伏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生态 [3] - 形成风电装备10GW、光伏电池及组件85GW、储能装备37GWh、正负极材料70万吨、氢能装备超2万台套产业体系 [6] 氢能产业发展 - 全球首套"千标方级别的方形插片式带压制氢系统"在鄂尔多斯正式下线,目前全市共有氢能装备制造项目12项 [3] - 实现绿电开发潜力在16.5亿千瓦时以上,绿电消纳总能力在36亿千瓦时以上,通过绿电变绿氢 [3]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 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园区80%能源来自风电、光伏和储能,20%通过电网回购绿电,实现100%绿电供给 [4] - 园区打造以远景为龙头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绿能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美锦国鸿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 [4] - 引进奇瑞、厦门金龙、东风柳汽等7家龙头企业,吸引配套企业150余家,涵盖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销售维保、回收利用等全产业链 [7][8]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 康巴什区建成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开放测试道路355.75公里,打造全息感知智能化路口110个,部署智能网联车辆33辆,测试里程突破4万公里 [10] - 国内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卡尔动力部署166辆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用于煤炭运输,累计运力达680万吨,平安运营590万公里 [10] - 成功获批全国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组织开展无人重卡、无人出租车、无人物流配送车等无人驾驶试验 [11] 产业规模与目标 - 今年一季度鄂尔多斯汽车制造业增长35.8%,全市力争2025年底形成5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 [8] - 高新区入驻企业2398家,拥有专利数2386件,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高新技术企业 [9] - 以奇瑞、金龙为代表的头部企业累计申报各类专利65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近500件 [9]
追风逐光,行稳致远——鄂尔多斯构筑“风光氢储车”全产业链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