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市值3年蒸发2600亿,云南首富兄弟的“膜”法消退

业绩预告与历史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亏损8265万元至1.07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为上市以来首次半年度亏损[1][5] - 2024年公司首次年度亏损,营收下滑15.6%,净利润同比下滑122%,亏损额达5.56亿元[5] - 公司市值从峰值2845亿元跌至282亿元,跌幅超90%,三年蒸发2600亿元[4] 亏损原因分析 - 锂电池隔离膜毛利率大幅下滑:2024年毛利率仅11.07%,同比下滑70.43%,远低于2021年周期高位的49.86%[6][8] - 铝塑膜、干法隔膜等新业务板块暂处亏损状态[9] - 海外基地建设加速导致运营费用压力:匈牙利一期项目完成验证,美国涂覆隔膜工厂规划产能7亿平方米[10][16] - 拟对部分存货计提减值准备,减少当期利润[11] 财务状况与扩张矛盾 - 债务压力显著:短期借款86.78亿元,流动负债132.29亿元,货币资金仅28.44亿元[13][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恶化:一季度现金流净额同比骤降72.73%至1.24亿元,应收票据激增97.29%[13] - 仍持续推进海外扩张:规划总投资77亿元的海外项目,包括匈牙利二期(8亿平方米/年)、美国工厂(7亿平方米/年)等[15][16] 行业竞争与技术转型 - 隔膜行业产能过剩引发价格战,公司虽保持全球50%以上市场份额(2024年产销92.8亿/88.25亿平方米),但盈利承压[4][5] - 布局固态电池材料:百吨级硫化锂中试线已出货,与卫蓝新能源签订3亿平方米电解质隔膜采购协议[18] - 技术转型风险:固态电池技术窗口期短,若步调失误可能冲击主业[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