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eta的AI之路,为何节节败退?
Meta PlatformsMeta Platforms(US:META) 36氪·2025-07-22 20:07

核心观点 - Meta在AI竞赛中面临严峻挑战 包括战略误判、技术商业化滞后、核心人才流失及现金牛业务受损 公司正通过巨额投入试图扭转局面但存在系统性困境 [3][4][5][6] 战略布局 - 2021年全力押注元宇宙 投入数百亿美元 导致错失生成式AI黄金发展期 直至2023年2月才成立专门团队 较OpenAI落后一年 [6] - 资源分散 Reality Labs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亏损42亿美元 消耗本可用于AI的现金流 [9] - 当前战略转向野蛮投入 包括千亿美元算力建设1GW的Prometheus和5GW的Hyperion超级集群 自建200MW天然气发电厂保障供电 [5][10] 技术表现 - Llama 4模型表现不及预期 被开发者质疑特调作弊 Behemoth大模型跳票且内部测试结果惨淡 或被放弃 [3][4] - AI应用日活仅45万 远低于ChatGPT 与社交平台20亿日活形成鲜明对比 [4] - 算力部署滞后 OpenAI2022年采用H100芯片 Meta直至2024年才开始大规模部署 [6] - 当前建设130万块GPU的算力集群 但需要时间消化吸收 竞争对手xAI的Memphis集群已产出Grok4等成果 [10] 人才变动 - 以4年2亿美元合约从苹果挖走AI模型团队负责人庞若明 组建超级智能实验室 [1] - 一个月内从OpenAI挖走七位核心研发人员 [5] - 内部人才流失严重 末位淘汰制造成恐慌情绪 收购Scale AI后外来精英与原有团队产生摩擦 [13] 商业化困境 - 广告业务遭遇70亿美元缩水 主因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Temu和Shein等主要客户大幅削减预算 [3][4] - 研究投入偏学术导向 每年数十亿美元研究经费产出数百篇顶会论文 但缺乏商业化落地产品 [12] - 考虑放弃开源模型Behemoth 转向闭源开发以寻求变现路径 [5][16] 组织文化 - 内部存在严重内斗和技术路线割裂 抢功主义盛行 [13] - 决策过度依赖扎克伯格一言堂 导致战略频繁转向 从社交媒体到元宇宙再迅速转向AI [9][13][19] - 股权激励与短期股价挂钩 可能鼓励冒险行为而非扎实研究 [13] 改进方向 - 需明确技术路线 选择强化Llama开源生态或转向闭源企业服务 [16] - 建立产品-研究联合团队 利用20亿日活用户数据训练模型 缩短论文到产品周期 [17] - 赋予AI实验室更高自治权 优化人才激励体系 将高管薪酬与AI产品商业化挂钩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