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及《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关键条款将于8月2日生效,采用基于风险的分级监管模式,对高风险AI应用实施严格限制,要求其他AI系统确保透明度和可追责性 [7] - 《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由欧盟委员会7月10日发布,为AI企业提供遵守法案部分规定的实践路径,但不具法律强制性 [1][4] - 签署该准则的AI模型提供者可通过遵守准则证明其符合《AI法案》要求,减轻行政负担并提供更大法律确定性 [4] 科技巨头对行为准则的立场分歧 - Mistral、OpenAI、Anthropic已承诺签署该准则,微软表示极有可能加入 [1][4][5] - Meta明确拒绝签署,认为此类规则将抑制技术创新,并称"欧洲在AI领域走上了错误的道路" [1][5] - 亚马逊和谷歌尚未就签署与否公开表态 [5] 行业对欧盟AI监管的反应 - 45家欧洲领军企业联名致信欧盟委员会,呼吁至少暂停两年执行法案中最严苛的条款,认为现行监管路径可能削弱欧洲创新活力与国际竞争力 [7][8] - 行业批评法案"充斥着对行业游说的让步",AI企业和有AI发展战略的欧盟成员国对法案过度、提前监管的态势颇有微词 [2] - 谷歌警告欧盟AI立法可能损害欧洲的创新和增长,称该准则是"朝着错误方向迈出的一步" [8] 欧盟监管框架的挑战与调整 - 欧盟委员会迄今仍坚持原定的实施时间表,尽管面临行业压力 [9] - 烦琐的行政程序正成为阻碍欧洲AI发展的关键因素,许多中小企业面临长达数百页的资助申请文件和处理周期 [9] - 欧盟推出"综合法规提案",旨在整合相互冲突或重叠的法律条款,简化报告义务,预计将显著降低企业合规负担 [9][10]
欧盟AI法案关键条款8月生效,45家欧企联名反对,Meta公开拒签欧盟新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