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云科技“瘦身”进行时:解散上海AI研究院背后的成本控制与创新博弈
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解散事件 - 亚马逊云科技上海AI研究院正式解散,该研究院是公司最后一个海外研究院 [1] - 研究院成立于2018年秋,隶属于亚马逊云科技机器学习部门,聚焦四大方向:开源项目开发、图神经网络基础研究、AI技术商业化落地、学术合作 [2] - 研究院曾开发全球知名的DeepGraphLibrary(DGL)框架,并在金融、医疗等行业实现技术应用 [3] 外企在华研究院调整背景 - 近年来IBM、微软等外企相继调整在华研究院布局,IBM终止中国系统实验室和开发实验室的研发活动,微软亚洲研究院压缩部分研究方向 [3] - 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如华为、阿里、腾讯加大AI研发投入,外企技术优势减弱 [3] - 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促使企业更关注投入产出比,海外研发成本高企导致资源重新配置 [4] 亚马逊云科技战略调整动因 - 云计算市场竞争加剧,微软Azure和谷歌云分别凭借混合云优势、AI技术整合抢占份额,国内阿里云、腾讯云通过本地化服务和价格竞争扩张 [6] - 公司2025年计划资本支出达1000亿美元,重点投向AI数据中心、硬件及生成式AI服务 [6] - 2024年推出Amazon Nova六款基础模型,升级Amazon SageMaker等核心服务,需集中资源加速技术迭代 [6] 战略优先级变化 - 公司将研发资源转向生成式AI等前沿领域,认为其商业回报更直接 [7] - 上海AI研究院的图神经网络研究因周期长、商业化路径间接被降低优先级 [7] - AI大模型行业价格战加剧,公司需平衡研发投入与成本控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