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财说|借壳能否上岸?微创医疗对赌倒计时下的断尾求生

公司经营状况 - 2025年上半年预计亏损不超过1.1亿美元,收入跌幅控制在4%以内 [1] - 2024财年收入增长近10%但仍亏损2.69亿美元,四年累计亏损超18亿美元 [1] - 2024财年收入同比增长9.6%至10.31亿美元,净亏损收窄58.6%至2.68亿美元,EBITDA转为盈利5800万美元 [12] 心律管理业务重组 - 拟将心律管理业务注入子公司心通医疗,通过换股及配套融资打造“一站式心脏介入平台” [3] - 交易完成后微创医疗预计持有整合后心通约80%股权,高瓴等优先股股东股份置换为心通H股 [5] - 若交易落地,心律业务将借壳心通实现间接上市,满足“2025年中前上市且市值≥15亿美元”对赌条款 [3] 对赌条款与资金压力 - 高瓴资本等持有2.27亿美元可赎回优先股,若2025年7月前心律业务未上市,需回购本息合计2.87亿美元 [1] - 截至2024年底,可赎回优先股摊余成本达2.41亿美元,若触发对赌需偿付本息约2.87亿美元,相当于当期净资产近18% [8] - 公司海外可动用现金不足2亿美元,一年内需偿还离岸债务和或有赎回款合计近7亿美元 [9] 业务剥离与聚焦核心 - 计划出售外科、泌尿、眼科三大非核心板块,三项业务2024年合计收入不到集团2%但吞噬超30%亏损额 [10] - 剥离后预计释放7000万至1亿美元现金,综合毛利率提高2.5个百分点 [10] - 剩余主营板块(冠脉介入、神经介入、结构心脏、骨科等)毛利率维持约68% [10] 长期协同与市场反应 - 心律业务与心通医疗合并后年收入将逼近2.7亿美元,规模显著领先同业沛嘉医疗(1.4亿美元)和先瑞达(1.0亿美元) [7] - 合并采购关键部件有望将单机材料成本降低7–9%,整合后收入体量翻4倍且当年扭亏 [7] - 公告发布三日内,微创医疗与心通医疗股价分别累涨9.4%和13.2%,美元可转债到期收益率从11.3%降至8.7% [7] 研发与战略调整 - 研发费用占比从34.1%降至21.0%,全年资本开支削减19.2%,员工总数减少23%至6347人 [12] - 管理层承诺2025年内不再实施大型并购,聚焦高毛利创新赛道如可降解支架、手术机器人等 [11] - 新产品从研发到放量尚需时日,2026年前实现盈亏平衡目标仍存不确定性 [11] 行业与政策挑战 - 冠脉支架集采常态化使国内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286.9亿元骤减至2024年的300.15亿元 [10] - 部分品种售价已跌破成本,低效资产成为利润表黑洞 [10] - 集采降价、强敌涌入和监管趋严等挑战依旧逼近,长期考验严峻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