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市公司严监管新信号!行政、民事、刑事“三罚联动”

上市公司退市监管趋势 - 锦州港将于7月25日退市摘牌 成为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案例之一 [1] - 2025年初以来因重大违法进入退市程序的上市公司已达9家 包括卓朗科技 普利制药 广道数字等 [1][8] - 2024年新"国九条"和退市新规过渡期结束推动劣质公司强制退市数量显著增加 [1][7] 刑事处罚力度升级 - 2025年初以来涉及刑事处罚的上市公司和退市公司达十余家 包括金通灵 起步股份 锦州港等 [2][4] - 上市公司造假首恶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或判刑案例增多 如东方时尚实控人徐雄被判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1.7亿元 [6] - 瑞斯康达成为"专网通信案"首例刑事追责案例 董事长李月杰被刑事拘留 [4] 三罚联动机制 - 行政 民事 刑事"三罚联动"成为严重违法违规上市公司的监管新标准 [3][7] - 金通灵案例展示完整处罚链条:2024年1月行政处罚570万元 12月民事处罚 2025年刑事起诉 [4] - 监管部门加速构建"行刑衔接 高压震慑"执法体系 强化行政调查与刑事移送机制 [6] 第三方追责新动向 - 越博动力案首次对两名配合造假的第三方个人分别罚款200万元和30万元 [2][11] - 证监会联合多部委制定文件 明确打击配合造假方的工作内容 [11] - 第三方主体配合上市公司造假形成利益链 成为监管严查重点 [11] 投资者保护措施 - 美尚生态 东旭光电等案例显示民事赔偿机制在立案调查阶段即启动 [12] - 先行赔付和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为投资者维权提供保障 *ST广道保荐机构已声明先行赔付 [13] - 最高人民法院与证监会联合发文支持运用先行赔付等制度工具 [13] 退市标准执行细节 - 2014-2019年仅3家公司因重大违法退市 2020年改革后康得新 斯太尔等案例增加 2025年已达9家 [8] - 未达重大违法量化标准的公司给予ST警示和整改机会 [9] - 触及多个退市指标时以最快退市指标为准执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