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低调调整稀土战略,企业收到保密要求,西方终于发现情况不对

稀土配额调整战略 - 中国2025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和冶炼配额发放时间从往年的第一季度推迟到6月,且未发布官方声明,企业被要求保密具体配额数字[1][3] - 配额发放调整可能因工信部2月公开征集《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意见,政策调整需时间[4][5] - 中国计划将海外进口稀土矿产纳入配额系统,强化冶炼总量调控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4] 行业整合与管控 - 中国稀土生产企业通过合并重组从6家减少至南北两大巨头:中国稀土集团和中国北方稀土集团[5][7] - 2025年首批配额中,中国稀土集团获岩矿型稀土31920吨(轻)、离子型稀土9010吨(以中重为主),冶炼分离产品45009吨[7] - 北方稀土集团获岩矿型稀土94070吨(轻),冶炼分离产品81991吨,合计首批配额总量为岩矿型稀土135000吨,冶炼分离产品127000吨[7] 国际博弈与市场影响 - 中国通过低调发放配额保持政策灵活性,增加对外经贸谈判筹码,尤其在美欧贸易博弈中[7][8][9] - 4月中国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导致部分美国车企供应链中断[7] - 配额信息保密可避免国际稀土价格波动,增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议价权[9] 资源安全与战略意图 - 中国将"关键矿产资源安全"列为重点任务,稀土作为军工、半导体必需品,保密配额数据可阻碍外界研判高科技产业发展[9][12] - 配额调整与打击稀土走私、产品去向监控结合,形成资源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13] - 从"明牌管控"转向"暗线调控",中国通过战略模糊提升稀土在国际地缘博弈中的威慑力[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