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专访北大李国平:城市发展动能将转换,创新成为新动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提出六方面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和七大重点任务,标志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 [1] - 城镇化率从2015年57 3%升至2024年67 0%,年均增速约1个百分点,预计"十五五"进入后期阶段(城镇化率>70%)[4][5] - 城市发展面临四大背景转变:人口总量减少与老龄化(60岁+占比年均增0 5个百分点)、发展动能转换、居民需求升级[5][6][7] 城镇化阶段变化的影响 - 未来城市分化加剧:人口/资源向大城市集中,中小城市收缩加速,部分城市或淘汰[10][20] - 土地政策转向精细化利用,土地财政模式难持续,存量更新成为核心[10][17] - 产业方向聚焦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养老健康等生活性服务业[10] 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目标 - 新增"创新、美丽、文明"维度:"创新"强调科技/制度驱动动能转换,"美丽"提升审美价值,"文明"注重文化根基与社会互助[12][13] - "宜居、韧性、智慧"内涵深化:宜居需配套升级,韧性需抗灾能力,智慧需科技赋能治理[12] 城市更新与内涵式发展 - 从棚改(解决1亿人居住量)转向更新(提升质),重点包括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如加装电梯)、城中村危房改造[14][16] - 资金瓶颈需制度创新: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探讨延长土地使用权年限(商业40年/住宅70年)[16] - 更新领域驱动新动能:街区改造、工业区转型创新社区、功能提升(如社区食堂/助老设施)[17] 人口与城市体系优化 - 超大特大城市从控人口转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通过完善基建/公共服务保障合理聚集[18][19] - 城市群需强化城市间分工联系,都市圈需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目前多数尚未成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