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 特斯拉面临销量与盈利双重下滑,核心业务表现疲软,股价盘后跌幅扩大至5%,今年累计跌幅约18% [2][4] - 公司战略转型加速,押注Robotaxi和平价车型,但面临技术落地与监管挑战 [14][16][18] - 中国市场销量腰斩,本土品牌崛起加剧竞争压力 [9][10][12] - 政治因素和关税政策对品牌形象及成本造成负面影响 [18][20]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4亿美元降至11.7亿美元,同比下滑18%,每股收益0.33美元 [5] - 汽车业务营收从199亿美元缩减至167亿美元,同比降幅16% [5] - 监管积分销售收入由8.9亿美元降至4.39亿美元,同比大幅萎缩 [7] 市场与销量 - 加州注册量连续七个季度下滑,第二季度同比下降21%,从52000辆降至41138辆 [7] - 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13%,Model 3/Y交付量下降12%,其他车型交付量下降52% [8] - 中国市场2月销量环比腰斩(51.5%),上半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64.3% [10] - 比亚迪2月销量同比激增161.4%,特斯拉同比下跌49.2%,本土品牌竞争优势显著 [12] 战略转型 - Robotaxi计划2026年量产Cybercab,目前仅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进行内部测试,落后于Waymo(已运营1500辆无人车) [16] - 平价车型计划2025年下半年量产,但多次推迟,中国竞争对手已抢先推出经济型电动车 [18] 行业与政策影响 - 加州零排放车辆占比从22%降至18.2%,反映电动车市场整体降温 [7] - 美国取消7500美元电动汽车税收抵免,直接影响特斯拉业务 [8] - 特朗普政府25%关税增加单车成本约2650美元,中国125%关税打击Model S/X出口 [20] 地域与品牌风险 - 特斯拉在中国南方市场更受欢迎,北方渗透率低,杭州销量1.24万辆居首,上海1.05万辆次之 [12] - 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品牌形象危机,加州和德国市场因抵制活动销量分别下滑及15% [18]
特斯拉Q2财报暴雷:营收暴跌12%,忙于政权的马斯克能否通过豪赌AI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