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了么前CEO巨贪案:供应链管理失能
案件概况 - 上海警方破获饿了么前CEO韩鎏受贿案,涉案金额超4000万元,抓获7名嫌疑人[1] - 韩鎏2023年7月起利用物流配送业务管理权收受供应商贿赂,通过宴请收受财物并分散藏匿赃款[1] - 韩鎏2019年加入阿里巴巴,2022年任蜂鸟即配总裁,2024年3月被任命为饿了么CEO[1] 受贿手法与供应链漏洞 - 韩鎏等三人利用供应商准入、清退、考评、补贴发放等职权谋取不正当利益[2] - 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缺乏交叉制衡,供应商通过行贿保留资格或获取业务关照[3] - 腐败持续近两年,2025年初饿了么内部调查发现线索后报案[4] 公司治理与ESG问题 - 饿了么内部反舞弊系统触发机制存在严重延迟,高管"绝对权力"成ESG治理灰区[5] - 平台缺乏透明的供应商筛选和分配权使用合规体系[5] - 阿里巴巴2025年ESG报告显示集团重视反贪腐,但此次事件暴露执行漏洞[6][7] 行业腐败特征与治理建议 - 互联网行业因扁平化管理、数字资源匿名性等特点更易滋生腐败[11] - 韩鎏通过亲属境外账户收受房产、现金等,手法隐蔽难以察觉[12] - 治理需平衡效率与反腐,通过权力分离、廉洁KPI、举报奖励等机制建立监督体系[12][13][14] 案件影响 - 削弱员工对公司廉洁文化的认同,可能导致士气低落与人才流失[9] - 供应商体系遭污染,影响商家对平台公平性与诚信度的信心[9] - 为互联网平台企业敲响警钟,需将ESG治理落实到运营末梢场景[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