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AIC直击机器人热点:机器人商业化,先干活还是先表演?

公司动态 - 宇树在WAIC展台展示G1机器人与人类搏击选手打斗的场景,吸引大量观众围观[1] - 宇树新品R1未在展台出现,但已开放预订,起售价3.99万元[5] - 魔法原子展示MagicBot Z1机器人,具备24个自由度,能完成高爆发动作,有7个SKU[5] - 傅利叶首次公开展示GR-3人形机器人,采用米白色柔软材质,主打陪伴和交互功能[7][11] - 傅利叶"智能康复港"已在全国落地超300家案例科室,累计服务患者百万余人[11] 产品与技术 - 宇树R1体重25千克,比G1减轻10千克,可能采用成本更低材料[7] - 魔法原子Z1配备发达视觉和触觉感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构型[5] - 傅利叶GR-3使用意大利进口超跑级别环保覆材,高度设计为1.65米以减少压迫感[11] - 傅利叶针对康养场景开发五个训练交互模块,包括认知康复和运动功能重建等[11] - 宇树在产品视频中强调"先运动再干活",回应"表演型机器人"质疑[11] 行业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需要共同推动市场扩大而非价格战[7] - 魔法原子已布局双足、四足全形态机器人产品,瞄准商演、导览等商业化场景[7] - 技术创新需结合应用场景,表演是公众容易理解的技术呈现方式[1][12] - 傅利叶计划今年实现300台人形机器人交付,探索真实场景应用[12] 市场表现 - 宇树G1机器人售价较高,R1起售价大幅降低至3.99万元[5][7] - 魔法原子表示不会受到行业内低价机型影响[5] - 傅利叶机器人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达10000台[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