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展 | 这场80多年前的壮举,改变中国建筑史格局
中国营造学社历史考察 - 1939年夏天至1940年2月,中国营造学社成员梁思成、刘敦桢等人在四川和西康省进行为期173天的古建筑调查,走访35个县,记录730处汉阙、崖墓、摩崖等古迹 [1][3] - 通过考察汉代石仿木结构,首次系统性推知中国汉代木结构建筑原貌,填补唐代前建筑史空白 [3] - 完成广元千佛崖保护呼吁、大足石刻系统性调查等抢救性工作,为文化遗产留存珍贵影像与数据 [3] 抗战时期学术坚守 - 1940年学社迁至李庄,梁思成典当物品筹措经费,林徽因抱病参与,在马灯下完成《中国建筑史》撰写,开创国人自著建筑史先河 [4] - 李庄时期逾万名学者汇聚,形成抗战学术文化中心,学社重构中国建筑话语体系,践行"学术报国"精神 [4] 当代展览与传承 - 成都市美术馆首次系统性展出学社80年前拍摄的700余张照片及100余份手稿,展期持续至次年1月 [1][9] - 策展团队历时180天,调研10次,从3100张照片中精选展品,通过复刻场景、AI动效等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 [9] - 展览以"逆时代的173天""李庄!李庄!"两大板块呈现学社足迹,结合《川康调查日记》视角还原历史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