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加价4万卖爆!雷军造汽车,也搞饥饿营销?
小米YU7市场现象 - YU7订单在二手平台被炒至高溢价,标准版订单转让价约5000元,MAX版订单加价达1-2万元,相当于车价10%的溢价 [1][3] - 二手车市场出现大量"准新车",MAX版本普遍加价4万元以上,售价超37万元(原价不足33万元) [10] - 订单转让和二手车加价现象反映供需严重失衡,黄牛利用交付时间差套利 [1][3][10] 饥饿营销策略 - 公司沿用手机业务的"极致性价比+饥饿营销"组合拳,通过控制发售量制造抢购氛围 [12][16] - 借鉴F码特权体系,早期小米手机通过限量购买凭证激发用户炫耀心理,形成社交货币效应 [14] - 当前汽车销售中,交付周期长达7-10周,部分订单等待时间达一年,强化稀缺性感知 [7][18] 产能与订单矛盾 - 北京亦庄一期工厂设计年产能15万辆,经优化后实际产能或达30万辆,但仍无法满足需求 [18] - YU7开售1小时大定订单28.9万台,18小时锁单量24万台,现有产能需一年消化 [18] - 二期工厂处于产能爬坡阶段,加剧短期供给瓶颈 [18] 产品力与市场定位 - YU7产品力对标主流竞品,MAX版本定价策略维持性价比优势(基础版未披露价格) [16] - 汽车产品被赋予社交属性,情绪价值驱动部分消费者接受溢价 [16] - 行业观察到公司营销能力突出,但长期需平衡供需关系以避免消耗用户信任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