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行业现状与趋势 - 机器人行业正处在从舞台演示走向真实落地的关键过渡期 概念与实用 能力与需求之间的距离正在被重新审视 [1] - 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机器人企业数量从去年的十几家增长至超过六十家 显示行业快速扩张 [2] - 具身智能产业展现出从概念期迈入落地期的趋势 新品转向具体应用场景而非表演 [8] 商业化落地挑战 - 开放场景是机器人商业化必然要求 但面临巨大技术挑战 环境变化如高频噪声可能干扰传感器导致工作中断 [4] - 部分机器人活动范围受限 功能仅聚焦简单抓取动作 与真实需求存在差距 [1][2] - 四足机器人展现明确"岗位化"特点 例如云深处绝影X30在电力巡检场景实现1000+小时无故障工作 [4] 应用场景分布 - 工业场景成为新品"重仓区" WAIC发布的10款新品中有4款聚焦工业制造和巡检需求 [9] - 飒智智能四臂具身智能机器人拥有52个自由度 专为工业智能化制造设计 [9] - 蓝点触控展示六维力传感器 实现精细打磨和理疗按摩等工业应用 [9] 技术发展方向 - "岗位化"被视为服务机器人规模化关键路径 强调功能边界清晰而非通用性 [4] - 智元机器人开源世界模型平台"Genie Envisioner" 融合预测 控制 评测能力 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 [11] - 戴盟发布触觉传感器DM-Tac W 每平方厘米覆盖4万个感知单元 增强机器人触觉感知 [9] 未来场景延伸 - 行业发展趋势为从工业场景延伸至零售服务业 最终进入家庭场景 [11] - 傅利叶新品RG-3针对康复和导诊场景 傲鲨外骨骼机器人拓展至生活运动领域 [12] - 矩阵超智人形机器人MATRIX-1通过协同系统完成餐饮场景餐桌撤台等复杂任务 [12]
机器人扎堆WAIC:机器人能干活背后的“真”与“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