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制度框架 - 独立董事占比不得低于董事会成员三分之一且需包含会计专业人士 [1] - 审计委员会必须由非高管董事组成且独立董事占多数 会计专业人士任召集人 [1] - 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需由独立董事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 [2]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 需具备5年以上法律/会计/经济相关经验及上市公司运作知识 [4] - 禁止持股1%以上或前十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任职人员担任独立董事 [4][5] - 会计专业人士需满足注册会计师资格/高级职称/5年财务管理经验等条件之一 [7] 独立董事选任机制 - 董事会或持股1%以上股东可提名候选人 需经股东大会选举 [7] - 累积投票制适用于选举两名以上独立董事 中小股东投票单独计票 [9] - 任期不超过6年 连续两次缺席董事会将触发解职程序 [9][10] 独立董事职权范围 - 可独立聘请中介机构审计/提议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公开征集股东权利 [12] - 关联交易/承诺变更/收购决策等重大事项需经全体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 [13] - 审计委员会需审核财务报告/会计政策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聘免等事项 [15] 履职保障与监督机制 - 公司需保障独立董事知情权 提前提供完整董事会会议材料 [19] - 独立董事每年现场工作时间不少于15日 需提交年度述职报告 [17] - 建立独立董事专门会议机制 审议特别职权事项需经会议表决 [19][20] 重点监督领域 - 财务报告需关注重大会计问题/舞弊可能性/信息披露一致性 [23] - 关联交易审查重点包括定价公允性/程序合法性/资金占用风险 [25][26] - 董事高管薪酬需评估与绩效挂钩机制 股权激励需防范利益输送 [27] 制度执行规范 - 工作记录及公司资料保存期限为10年 [18][22] - 主要股东定义为持股5%以上或对公司有重大影响者 [28] - 细则自股东大会通过之日起生效 [29]
杭叉集团: 杭叉集团:独立董事工作细则(2025年7月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