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核心观点 - 公司建立系统化应急管理制度以应对可能对经营、财务、声誉及股价产生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涵盖预防、处置、善后全流程 [1][2][3] - 制度明确突发事件分类(治理类、经营类、政策环境类、信息类)及分级响应机制,强调信息披露合规性 [1][5][15] - 应急领导小组为最高决策机构,董事长任组长,实行统一指挥与专业化处置相结合的原则 [8][9][17] 组织架构与职责 - 应急领导小组由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及高管团队组成,负责决策、资源调配及对外信息发布 [8][9] - 各部门及分支机构负责人为预警第一责任人,需定期汇报风险监测情况 [11][12] - 处置工作小组按事件类型专项成立,如治理类事件需协调监管机构,经营类事件需制定重组方案等 [17] 预警与响应流程 - 预警信息需包含事件类别、影响范围及应对措施,通过分级汇报机制(责任人→分管副总→董事长)快速传递 [14] - 达到披露标准的预警信息须按证券法规及时公告 [15] - 突发事件确认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涉及敏感区域或涉外事件需实时上报监管部门 [16][22] 处置措施分类 - 治理类:配合监管调查,启动法律程序维护权益 [17] - 经营类:评估财务影响,制定定向增发或重组方案 [17] - 环境类:调整经营策略,高管亲赴现场处理 [17] - 信息类:控制不实信息传播,统一对外口径 [17] 保障机制 - 通信保障:处置期间确保领导小组成员24小时通讯畅通 [5] - 资源保障:提前准备应急资金、设备及交通工具 [6][23] - 培训保障: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及专业培训 [6] 事后评估与奖惩 - 事件结束后需评估损失、修订制度并向董事会提交恢复经营建议 [19][20] - 对贡献突出者给予奖励,对瞒报/渎职行为追究经济或刑事责任 [25][26] 制度效力 - 本制度经董事会审议生效,与国家法律冲突时以法规为准,需及时修订 [27][29]
华星创业: 突发事件处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