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气候目标与政策动向 - 中国与欧盟联合声明致力于在COP30前提交覆盖全经济范围及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NDC)[1] - 中国NDC历史已更新两次:2015年提出2030年碳达峰目标及"双碳"目标(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1] - 联合国秘书长指出去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达2万亿美元 较化石燃料多8000亿美元 十年间增长近70%[1] - 非洲可再生能源装机仅占全球1.5% 与经合组织及中国占80%形成显著差距[1] 能源与电力保障措施 - 高温天气导致用电负荷增加及水力/光伏发电效率降低 影响能源保供[2] - 气象部门建立短期/中期/长期高温预报体系 研发新能源发电条件与电力负荷气象预报产品[2] - 通过错峰/跨区调度等措施减轻高温对社会用电影响[2] 交通领域绿色转型 - 欧盟拟要求大型企业及汽车租赁公司自2030年起全面采购纯电动车 覆盖约60%新车销量(640万辆/年)[3] - 政策草案计划2025年夏季末提交审批 通过企业集中采购规避消费者接受度低问题[3] 绿色金融创新支持 - 中国首次将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纳入绿色金融支持目录 覆盖应用活动与认证产品贸易等领域[4] - SAF主要由动植物废油脂制成 清洁性优于传统航煤 但当前成本为传统航煤三倍且加注比例不足0.1%[4] - 新政通过绿色贷款/债券覆盖前端建设与长期融资 配套绿色认证对接国际标准[4] ESG实践与行业动态 - 粤港澳大湾区ESG行业子指数二季度达237.52 环比增长4% 区域指数达128.29[5] - 中金黄金子公司发生6名学生坠入含化学药剂浮选槽事故 暴露设备维护或设计缺陷[5] - 白酒企业加速出海:茅台业务覆盖64国 五粮液在50多城市建品牌文化体验空间[6] - 完整ESG管理体系助力白酒企业应对海外环保法规及多元消费需求[6]
可持续航空燃料首次纳入国家绿色金融支持目录|ESG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