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框架 - 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 提出9个方面23项具体举措 涵盖优化供给端 创新流通端 激活市场端的政策思路 [1] - 具体举措包括提升"三品一标"水平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 丰富消费场景 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 深化游购一体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等 [1] - 农业农村部将协同相关部门加强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 支持各地因地制宜采取举措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1] 供给优化 - 重点提升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水平 推进品质评价与质量分级 开发新型加工产品 创新地方特色食品 [2] - "十四五"以来新认证绿色 有机 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3.6万个 较"十三五"末增加70% 年提供绿色优质农产品实物总量超2亿吨 [2] - 2024年绿色食品销售额达6097.8亿元 涵盖米面油 肉蛋奶 果菜茶 水产品等品类 [2] - 开发美味休闲食品 营养健康饮品 推进食药物质保健食品备案试点 研究气调保鲜等关键技术 开发即配即烹即热产品满足年轻消费者需求 [3] 品牌建设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研究制定管理规范 完善省级农业品牌目录 支持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建设 [3] - 强化品牌目录消费引领 提升品牌营销服务能力 通过品牌建设增强消费信心 [3] 消费场景拓展 - 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 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组织"百展千县万品"购销和"地道风物 乐享生活"主题促消费活动 [4] - 结合"购在中国"活动 "跟着赛事去旅行" "乐享精彩赛事寻味中华美食"等品牌活动丰富消费场景 [4] - 深化农文旅融合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 办好乡村特色文体活动 创新"村字号"非遗体验活动 [5] 基础设施与金融支持 - 支持完善产地农产品市场 冷链集配中心等现代流通网络 提升预冷烘干 贮藏保鲜 分等分级等产后处理能力 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5] - 研究制定"十五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 重点部署产地冷藏保鲜设施 预冷设施 冷链集配中心建设 [6] - 联合中国农业银行重点支持企业 合作社 集体经济组织 联合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重点支持农户和新农人 推动金融政策向休闲农业优势区域和主体倾斜 [5] - 围绕优化产地冷链规划布局 推动财政金融政策创新 完善冷链技术服务体系 强化全链条协同融合 [6]
让农产品“破圈”!十部门23招重塑产销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