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深圳再出手,44亿收储华发商业用地

公司动态 - 华发股份全资子公司融华置地收到深圳土储中心函件 拟以44 05亿元收回收购前海冰雪世界项目7块商业用地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已获董事局会议审议通过 尚需股东大会审议[1] - 华发股份预计此次收储将产生亏损超过公司2024年经审计净利润的50% 账面成本58 41亿元 交易价格较账面值折让约25% 交易完成后预计增强公司流动性 优化现金流状况[1] - 华发股份将不再继续开发前海冰雪世界余下商业部分 仅保留室内滑雪场开发中 预计今年年底开业[1] - 前海冰雪世界综合体项目原由华发与融创合作开发 2020年11月以127 1亿元底价拿下 华发认缴34 3亿元持股49% 融创认缴35 7亿元持股51% 2023年1月融创将51%股权与债权以35 8亿元转让给华发 华发实现100%控股[3] - 项目总投资182 9亿元 总建面131万平方米 包含住宅 冰雪世界 商业 酒店及办公楼等业态 经过5年开发 住宅和室内滑雪场已基本建成 商业部分处于停滞状态 此次收储7宗地块均属未建设地块[3] 行业趋势 - 深圳土储中心本月已进行若干地块收储 包括计划以68亿元总价收储深港综合体项目12宗地块[1] - 在房企流动性不足 商业市场需求下降背景下 深圳开始出手盘活存量土地 瞄准去化困难 需求不足的商业用地 为房企减负并促进土地资源灵活运用[2] - 去年以来随着政策完善 全国各地推进存量土地收储 2025年3月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通知 明确专项债用于土地储备细则[5][6]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全国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购闲置土地3772宗 拟收储面积1 99亿平方米 拟收储金额4759亿元 其中六成以上来自二季度新增 2025年上半年已发行和即将发行专项债规模961亿元[6] 政策影响 - 政策明确提出对于拿地未开发 企业无力开发 司法判决等情况 政府可通过收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稳定土地市场和整体市场情绪 扶助开发商也是在稳定整个市场及土地收入[7] - 深圳土地出让规模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闲置土地问题不突出 本月收储两宗地块因规划错配和企业发展原因无法正常开发 回收后有望通过修改规划重新盘活[6] 市场策略 - 商业用地收储后改为住宅用地是当前市场环境下较多采用的方法 深圳收储的两宗地块可能采取这种模式[1][7] - 华发股份表示处置商业地块能有效盘活沉淀资产 规避持续开发市场风险 若继续持有可能面临长期资产沉淀 占用大量资金 持有成本增加等风险[4] - 商办项目开发周期长 资金占用大 变现周期长 可能制约住宅开发和现金流周转等业务拓展 通过政府收储回笼资金超40亿元 将增强流动性 优化现金流 提升投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4] 区域规划 - 深圳过去商业办公项目 综合体建设较多 现在分割销售和物业运营均存在困难 收储后可能调整规划条件 减少商办综合体指标再行出让[7] - 前海前期非住宅出让规模太大 未来从产城融合 组团发展角度可能增加住宅用地出让[7] - 收储的两宗地块原为招商引进大项目 非核心地段 若改成住宅用地需根据区域库存和去化情况测算 房企对区位选择相对慎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