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夕科技CEO王世全:让机器人学会“自适应”

自适应机器人技术 - 公司提出"自适应机器人"概念,最大特点是可适应操作对象和环境变化,具备智能可迁移能力 [4] - 核心技术在于机械臂的整机力控和高频响应能力,能智能感知并适应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如刮胡子时人体晃动) [4] - 硬件设计采用仿生理念,减少对周边制具依赖,仅需简单工具即可完成多种工艺 [5] 差异化竞争优势 - 调试环节通过力觉与视觉融合技术将传统点位调校时间从数天缩短至几小时 [5] - 操作系统创新实现"傻瓜式"编程,工程师可快速教会机器人新手法和工艺 [5] - 机械臂本体设计接近人类,能力实现更极致,具身智能落地上限更高 [7] 商业化进展 - 2022年成为商业化元年,营收和订单量保持每年2-3倍增长 [7] - 产品应用于汽车、3C、家电、医疗等领域,客户包括美团、TCL、西门子等国内外企业 [7] - 完成C轮亿级美元融资,入选"2025福布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企业TOP 50" [6][8] 行业应用案例 - 汽车/电子行业:切入精密组装与打磨抛光环节 [7] - 食品加工:处理多春鱼、鱿鱼等易损食材,精准控制鸡肉切割力度 [7] - 医疗领域:探索理疗和手术等对"手法"要求严苛的场景 [7] 技术发展方向 - 致力于缩小机器人尺寸(当前比人臂大一号),同时提升力控和自适应能力 [8] - 推进底层技术创新以拓展C端服务场景和具身智能应用 [8] - 坚持长期主义策略,不通过价格战或短期妥协推动商业化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