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发布 - 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与福田实验室联合发布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 旨在为机器人厂商提供关键软件能力 通过模型算法和云服务让机器人具备感知世界、规划任务及自主决策能力 [1][4] - Tairos平台包含多模态感知模型(右脑功能)、规划大模型(左脑功能)及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小脑功能) 其中规划大模型在复杂长序列人机交互任务成功率达80% 超过GPT4o等闭源系统 [6][7] - 平台通过标准化接口和SDK对外提供服务 机器人厂商可自主选择所需模块 例如保留自身优势模块或补充腾讯的规划/感知能力 [7] 腾讯具身智能战略定位 - 公司明确不做硬件替代 而是成为所有机器人厂商的合作伙伴 通过Tairos平台将七年技术积累产品化 助力行业突破软件智能短板 [1][2] - 实验室2018年成立至今已发布四足移动机器人、轮腿式机器人及类人形机器人"小五"等研究原型 但均非商业化产品 重点在于前沿技术探索 [7] - 平台商业化非首要目标 核心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稳定产品 目前已有60余家机器人企业接受调研并表达合作意愿 [2][7] 行业发展阶段与市场前景 - 具身智能赛道处于发展初期 未达"大哥大"规模量产阶段 当前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数据采集、科研及导览等有限场景 [3] - 2023年大模型浪潮推动行业爆发 2024年7月出现5天超300亿融资集中涌入的资本热潮 [2] - 机构预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10年科技投资最大主题之一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50年达6万亿元 [8] 技术架构与创新突破 - 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突破"看见到做到"关键环节 通过时空物理感知、语言-视觉像素级映射和零样本泛化三大技术提升复杂场景执行能力 [7] - 多模态感知模型使机器人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构建三维层次化环境地图 并以自然语言问答方式调用信息 [6] - 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 厂商可灵活组合感知/规划模块 例如保留自研感知能力同时接入腾讯规划大模型 [7] 对机器人形态的差异化认知 - 腾讯认为过早锁定人形形态可能限制创新 双足行走在现代平坦环境中效率不高 且屏幕等非生物结构能提升交互效率 [8] - 主张探索双足/四足/机械臂等多元形态 强调在养老和工业场景可能更早实现商业化突破 [3][8] - 平台命名"钛螺丝"喻意成为机器人行业的基础连接件 通过软件智能升级推动行业进入量产普惠时代 [9]
腾讯以Tairos入局具身智能,能否带领行业进入“大哥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