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头科技拟赴港上市,创始人昌敬身家较高点缩水75.3亿元

公司港股上市计划 - 石头科技正式向港股发起冲击 开启"A+H"双资本平台新征程 [2][3] - 港股募集资金计划用于拓展国际业务 提高品牌知名度 增强研发能力 扩大产品组合 增加海外生产能力 [3] 创始人持股与减持情况 - 创始人昌敬承诺未来12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4] - 昌敬曾通过询价转让减持131.58万股(占总股本1%)套现4.96亿元 [4] - 2023年解除限售期内累计减持套现近3.92亿元 合计套现近9亿元 [4] - 昌敬控股比例从2019年4月30日的30.99%降至去年第三季度末的21.03% [5] 股价与市值表现 - 截至7月30日收盘股价报176.8元/股 较历史高点376.16元/股(前复权)下跌53% [5] - 最新市值为458.06亿元 较历史高点大幅缩水 [5] 创始人财富变动 - 昌敬2021年登榜《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时财富为160.5亿元 2025年降至85.2亿元 缩水75.3亿元 [2][8][9] - 2021年至2025年连续五年上榜 排名从289位降至403位 [8][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119.45亿元 同比增长38.03% 但归母净利润降至19.77亿元 同比下滑3.64% [10] - 毛利率从2023年的54.1%降至2024年的50.4% [11]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34.28亿元 同比增长86.22% 但归母净利润2.67亿元 同比下滑32.92% [11] 市场竞争格局 - 2024年石头科技智能扫地机器人GMV和销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3.4%和16.7% 全球排名第一 [8] - 前五大品牌(石头科技 iRobot 科沃斯 小米 追觅)按GMV及销量计合计市场份额分别为73.1%和61.5% [12] - 科沃斯双品牌在618大促期间全渠道成交额排名第一 [11]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从依附小米生态链起步 逐步成长为全球智能扫地机器人行业领军者 [2][7] - 初期为小米代工生产扫地机器人 后期推出自有品牌并逐步摆脱对小米的依赖 [7][8] - 曾获得小米 GIC 高榕 启明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投资 [7] 海外拓展与挑战 - 在韩国 德国等国家成为销量第一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品牌 [12] - 面临海外销售关税及运费上升导致的利润下降问题 [11] - 需要应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13] 消费者投诉情况 - 黑猫投诉平台上与石头科技相关的投诉超过1600条 近30天内新增52条 [13] - 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等方面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