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行业发展现状 - 非化石能源发电新增装机成为新增主体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新增装机总容量中占比高达82.6% [2] - 风电设备制造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 包括产能扩张与碳排放矛盾 风机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存在边界模糊和供应链数据缺失等痛点 [2] - 海外市场因严苛的绿色贸易政策抬高准入门槛 [2]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公司承诺参与科学碳目标(SBTi) 预计在今年9月份发布SBTi的科学碳路径和《全球气候白皮书》 [3] - 环境层面核心目标是管理并降低范围1、2和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确保一般废弃物和有害废弃物100%合规处置 [3] - 社会层面聚焦技术研发和人才保障 持续投入海上风机和陆上大兆瓦技术研发 对劳工权益事件"零容忍、零违规" [3] - 治理层面强化监督、检查和制约机制 接受商业道德培训员工覆盖率100% [3] ESG治理架构 - 采用"董事会—领导小组—执行层"三层架构 董事长亲自牵头ESG委员会负责战略规划 [4] - 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审计是今年需重点提升的项目 [4] - 各部门设有专职ESG联系人 确保ESG目标有效落地 [5] ESG执行机制 - 每年年初由董事会确定年度重点 ESG委员会确定当年重点内容及各部门配合事项 [6] - 各部门中层管理人员需明确传达本年度部门主要任务 包括具体任务执行和材料收集 [6] - 采购部门负责供应商ESG评级 生产部门落实零碳工厂建设 形成PDCA闭环管理 [6] 碳排放管理措施 - 设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每年考核范围1、2、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情况 [7] - 采取"自发绿电 + 外购绿证"的双轨制 通过建设光伏发电项目、消费绿色电力、购买绿色电力证书等方式优化用能结构 [7] - 通过定期碳盘查监测排放量 并与目标值对比评估 [7] 范围3碳排放挑战 - 最大挑战在于范围3的边界界定 风机全生命周期需要覆盖20年运行期的碳排放但实际情况千差万别 [8] - 部分风机可能10年后就因场址调整被下线 有的则持续服役20年以上 导致碳排放预测有偏差率 [8] - 当前有一定零部件依赖外部采购 相关碳排放数据获取难度较大 [8] 碳减排监测系统 - 制定运营脱碳三大路径包括数智化发展带动节能提效 电气化替代减少化石燃料消耗 自发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减少外购电力 [9] - 推进韶山叶片工厂先进数字技术应用 实现业务全流程在线化与高效协同 工厂在孪生模型中集成微电网与能耗数据 [9] - 监控行业特有高能耗环节包括风机叶片制造中树脂固化所需能耗 塔筒制造中的焊接能耗以及设备空载运行时的能耗 [9] 供应链碳排放管理 - 成立可持续采购委员会作为供应链管理最高责任机构 制定《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质量管理手册》等管理制度 [10] - 在供应商准入环节将ESG要求纳入《供应商管理制度》 供应商必须承诺遵守行为规范准则及在劳工与人权、环境与气候等方面的合同条款 [10] - 制定企业社会责任(CSR)评估要求包括自我评估问卷和现场审核两种形式 优先与可持续发展表现优秀的供货商合作 [10] 产品生命周期环境管理 - 明确设计开发、制造、使用等阶段产品对环境方面的影响 通过优化工艺减少产品碳足迹 [11] - 正在做重点机型的EPD(环境产品声明)认证 涵盖从设计、制造到退役的全生命周期数据 [11] 国际化绿色标准应对策略 - 部分地区环保法规要求极高 对风机碳排放、噪声污染等都有具体限制 需要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供应链管理上持续优化 [12] - ESG战略成为赢得国际市场的重要筹码 主动制定科学碳目标推动全价值链绿色转型 积极披露ESG绩效 [12] - 这些举措不仅提升品牌信誉 也实实在在为公司带来了市场份额的增长 [12]
三一重能廖旭东:基于科学的减排目标成常态,风电范围3难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