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腾讯揭秘具身智能路线

腾讯具身智能战略定位 - 公司选择成为行业合作伙伴而非硬件制造商 定位为行业的"钛螺丝" [1][4] - 具身智能开放平台Tairos旨在为机器人厂商提供工具 解决基础模型 场景数据采集 训练仿真和真机部署难题 [5] - 平台包括云端服务和三个核心模型 多模态感知模型 规划大模型和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 [5] 技术架构与能力 - 三大模型分别承担机器人"左脑"(规划大模型) "右脑"(多模态感知大模型)和"小脑"(感知行动联合大模型)功能 [5] - 云服务层提供仿真 训练和数据管理能力 通过SDK/API对接硬件 [5] - 模型支持真实机器人和仿真环境运行 未完成任务通过强化学习改进规划模型 [8] 行业痛点与挑战 - 软件能力是机器人落地的共性痛点 业内普遍缺乏优质模型和仿真工具 [3] - 3D世界认知和动态世界建模仍处于初步阶段 需提升泛化能力实现"身"与"智"协同 [3][11] - 触觉传感器尚未标准化 仿真环境空间分辨率难以达到1毫米的人类触觉水平 [9][11] 产品化路径与合作模式 - 已深度联合宇树 越疆 帕西尼等头部硬件伙伴打磨平台 [5] - 采用1.0版本迭代思路 先选取高配合度种子企业深度联合开发案例 [7] - 2023年下半年起产业格局骤变 ChatGPT催生大量机器人创业公司 [1][12] 研发投入与探索方向 - Robotics X实验室2018年成立时无商业化目的 当时国内无成熟机器人硬件厂家 [1][12] - 前沿探索注重自由度 避免为交付产品而做成"写死"的硬编码方案 [15] - 触觉传感器研发已持续7年 仍未达到标准化程度 [11] 行业发展阶段判断 - 具身智能仍处于初步阶段 从基础模型到真机部署存在大量技术挑战 [2][3][16] - 行业过热是积极现象 参与者增多加速行业发展 [6][16] - 机器人形态不应局限于"人形" 需探索更高效适应人居环境的形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