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费结余返还事件 - 成都市金牛区保利两河森林小区向872户业主返还物业费结余资金941.9万元 [1] - 资金源于2017年交房至2024年底物业费未使用完部分 由物业代持且归属全体业主 [1][3] - 返还方案通过业委会与保利物业两个月协商达成 业主可选择现金转账或抵扣物业费 [1][7] 小区背景与资金构成 - 小区为高端住宅项目 含洋房、联排、叠拼三种业态 物业费标准3.5-6.0元/平方米·月 车位管理费90-120元/月 [2] - 采用酬金制模式 物业企业提取10%作为酬金 其余用于物业服务支出 结余归业主所有 [3] - 年物业费与车位管理费收入近1000万元 因初期入住率低及成本管控得当形成累计结余 [3] 业委会推动与制度保障 - 业委会于2023年10月正式成立 此前因环境卫生、路面沉降等问题与物业存在矛盾 [4] - 借助成都市"双晒"制度(晒收支、晒服务)要求物业全面公开收支明细 锁定结余资金 [4][6][10] - 金牛区住建局确认资金归属全体业主 要求兼顾当前与未来小区支出并征求业主意见 [9] 资金发放实施情况 - 退款登记已完成超半数业主 登记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通过银行转账发放 [1] - 最高返还金额近3万元(拥有两套房业主) 最低约5000元 按消费费率及房屋面积测算 [7] - 2024年10月曾发放26万余元公共收益红包 平均每户300元 [7] 行业现象与模式分析 - 2025年以来济南、南通、昆明、苏州等多地小区出现公共收益返还现象 [11][12] - 南通华强城小区向7832户发放156万元(每户200元) 武汉绿地汉口中心按5元/平方米发放62.9万元 昆明金川府发放38.05万元 [12] - 酬金制模式直观体现"物业费结余归业主"理念 但需避免短期分红透支长期维护成本 [12][13] 制度影响与行业意义 - "双晒"制度倒逼物业企业按合同履约并提升服务透明度 促进业主满意度提升 [10] - 金牛区住建局指出该案例为区内物业费返还额度最高小区 体现制度正向作用 [10] - 行业需从"返还结余"思维升级至社区资产保值增值战略 平衡短期收益与长期发展 [13]
成都一小区退还940余万元物业费,越来越多小区开始给业主“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