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最高60%!适用10至50港元股票和衍生品,港股交易最低报价即将下调

港股市场流动性提升措施 - 2025年上半年港股日均成交额达2402亿港元 同比增长118% [1][2][4] - 港交所分阶段下调最小价格变动单位 首阶段涉及10-50港元证券 [2][3][6] - 10-20港元证券最低报价单位从0.02港元降至0.01港元(降幅50%) [2][3][6] - 20-50港元证券最低报价单位从0.05港元降至0.02港元(降幅60%) [2][3][6] - 第二阶段将调整0.5-10港元证券报价单位至0.005港元(降幅50%) [3][6] 市场改革背景与目标 - 此次调整为2023年成立促进股票市场流动性专责小组后重要举措 [2][4] - 旨在通过缩小价差提升市场流动性和交易效率 [2][5] - 使订单更易在预期价格内成交 交易价格更贴近股票实际价值 [2][5] - 配合股份交收费用结构调整 小额交易成本大幅下降 [5] 预期市场影响 - 降低高频交易冲击成本 利好量化资金参与 [2][5] - 预计吸引更多量化机构新玩家入场 [2][5] - 普通投资者订单匹配更容易 减少即时成交溢价支付 [5] - 多数市场参与者支持分阶段下调方案 [5] 潜在挑战与分歧 - "爬格仔"投资者利润空间压缩 可能被迫离场 [2][8] - 此类交易者约占市场10%份额 撤离或导致流动性下降 [8] - 电子做市商面临订单数量增加 易受延迟套利影响 [8] - 对量化模型和算法产生重大影响 历史数据样本期减少 [8] - 部分券商系统无需改动即可支持三位小数报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