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双新融合” 锻造中国轮胎全球新名片
在全球轮胎产业格局的深度重塑中,一家从青岛高校实验室走出的中国企业——赛轮轮胎,以科技创新 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双新之力",锻造新质生产力,推进全球化产业布局,成功跻身世界轮胎行业十 强。 赛轮轮胎董事长刘燕华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回溯了创业初心,解码公司从技术突围到品牌 跃升的"中国智造"之路,展现出中国轮胎工业攀登世界之巅的坚定步履。 "汽车在哪,轮胎就要在哪。全球化是赛轮的必答题。"刘燕华展示的世界地图上,公司设在越南、柬埔 寨、印尼、墨西哥的工厂星罗棋布。 2012年落子越南以来,赛轮轮胎便以"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深耕全球。 首先是研发本土化。公司四大全球研发中心精准捕捉区域需求,如在东南亚定制高湿热环境配方;其次 是制造全球化。数据显示,赛轮墨西哥工厂辐射美洲市场,柬埔寨基地年产能2100万条半钢胎、330万 条全钢胎扩建项目加速推进;最后是营销属地化。据刘燕华介绍,公司在北美、欧洲、中东非等地均建 立了本土服务团队,让海外员工共享价值创造红利。 ● 本报记者 张鹏飞 十余载磨一剑:破解"魔鬼三角" 回顾创业历程,刘燕华告诉记者,赛轮轮胎从诞生之日起便烙印着科研基因——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