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普|香港稳定币来了!一文看懂你能做什么、怎么参与

香港稳定币条例生效及制度框架 - 香港《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 成为全球首个稳定币持牌制度 标志着稳定币业务在香港合法化 [1] - 条例设立"发牌+沙盒"双机制 由金管局主导监管 要求发行人须在香港注册公司且实缴资本不低于2500万港币 [4][6] - 已进入稳定币沙盒的三大机构包括圆币科技 渣打银行和京东币 其中京东币与港币1:1挂钩 储备资产存于持牌金融机构独立账户中 [7][8] 稳定币的定义与市场重要性 - 稳定币是与法定货币(如美元 港币或欧元)价值挂钩的数字货币 通过储备资产支持实现价格稳定性 同时保留区块链高效率特性 [2] - 截至2025年2月 稳定币月度支付与结算规模突破60亿美元 达2023年同期的三倍 在高通胀国家已成为替代储蓄工具 [2] - 稳定币从加密行业边缘工具演变为全球数字金融体系关键基础设施 适用于支付 资产结算及跨境汇款等场景 [2][3] 香港立法的背景与战略目标 - 立法背景源于全球对稳定币风险的关注 早期项目(如Terra UST)因脱锚暴露机制不稳定及储备不透明等问题 [4] - 香港通过立法主动布局全球数字资产枢纽 目标探索"人民币国际化+RWA上链"新路径 搭建跨境支付与链上结算通道 [4] - 美国2024年通过《GENIUS法案》提出监管要求 但香港更进一步率先完成立法并确立制度样板 [4] 牌照要求与监管框架 - 发行或运营稳定币需获取香港证监会相关牌照 包括第1类(证券交易) 第4类(就证券提供意见) 第7类(提供自动化交易服务)及第9类(资产管理)牌照 [6] - 监管红线包括100%储备资产锚定 禁止向用户支付利息 执行反洗钱(AML)与KYC规则 以及未获牌项目不得在港推广 [6] - 制度要求资产托管隔离与实时审计 确保可兑付性 市场准入限制严格 [6][9] 人民币挂钩稳定币的可行性 - 香港可能成为唯一试验场 探索锚定港币与离岸人民币的"双轨稳定币"模型 构建跨境支付和链上结算机制 [10] - 具体路径包括发行港版人民币稳定币 打造"港币发币+内地资产+链上清算"的数字H股模式 以及RWA代币化路径 [11] - 通过"人民币稳定币+RWA"双循环链上模型 推动人民币合规跨境使用并降低对美元清算体系依赖 [11] 用户参与方式与生态机会 - 香港居民可通过合规平台注册账户 购买多种锚定币种的稳定币 参与链上投资如打新 港股基金及绿色债券等RWA理财项目 [13] - 用户可关注试点项目的测试 白名单招募和空投奖励活动 低门槛进入稳定币生态 [13] - 稳定币成为普通人参与全球资产配置的新桥梁 支持跨境转账 数字债券认购及链上基金投资等场景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