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从一套房降到一辆车!人形机器人价格“膝斩”背后,国产自主核心技术多面突围

人形机器人价格趋势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价格从几年前的598.8万元降至15.8万元起,降幅超90% [1][2] - 非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价格低至3.99万元起,创行业新低 [1][3] - 2025年预计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价格或进一步下探至手机价位 [4] 国产化与成本优化 -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提升(如谐波减速器、伺服系统、激光雷达),部分公司实现100%国产化 [5][6] - 自研技术(如电机、传感器)显著降低制造成本,宇树科技为例 [5]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效应降低电池等组件成本 [5] 市场竞争与量产计划 - 厂商通过低价策略(如3.99万元)争夺市场话题性 [6][7] - 2025年多家公司计划交付数百至千台人形机器人,优必选目标2027年达万台级 [7] - 当前成本控制依赖设计优化而非规模化,逐际动力通过算法和硬件自研降本 [8] 技术标准化与商业化前景 - 硬件标准化将推动成本持续下降,双足人形机器人商业价值更高 [4][6] - 现阶段毛利为正,但利润率有限,商业化进展优先于高利润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