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准科技: 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公司对外担保管理制度 核心观点 - 公司建立系统化对外担保管理制度,明确审批权限、风险管理及信息披露要求,以规范担保行为并控制经营风险 [1][2][3] - 担保对象需满足偿债能力标准,原则上要求反担保措施,禁止为高风险主体提供担保 [7][8][13] - 重大担保事项需经董事会或股东会分级审批,关联担保需履行特殊表决程序 [18][19][21] - 建立全流程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合同审查、动态监控及风险处置预案 [30][35][37] 担保对象管理 - 合格担保对象包括:业务互保单位、重要业务关联方、控股子公司等,需具备偿债能力 [7] - 例外情形下经董事会/股东会批准可为风险较小的非标准对象提供担保 [8] - 禁止为七类高风险主体担保,包括:提供虚假资料、曾有违约记录、经营恶化、亏损企业等 [12] 审批权限与程序 - 单笔担保超净资产10%或累计担保超总资产30%需提交股东会审批 [18] - 董事会审批需经三分之二以上出席董事同意,关联担保相关方需回避表决 [19][21] - 需审查被担保方资料包括:审计报告、还款能力分析、反担保措施、诉讼记录等 [9][10] 合同与风险管理 - 担保合同需明确债权种类、期限、范围等核心条款,重大修改需重新审批 [27][28] - 财务部负责动态监控被担保方经营状况,定期向董事会报告风险 [31][32] - 被担保方违约时需立即启动反担保追偿程序,并上报董事会 [35][36] 信息披露要求 - 董事会秘书为信息披露责任人,需披露担保总额及占净资产比例 [40] - 被担保方逾期15日或出现破产情形时需及时公告 [42] - 担保信息保密要求贯穿全流程,违规泄密需承担法律责任 [43] 违规责任追究 - 违规审批导致损失的,相关董事/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44] - 渎职行为将面临经济处罚、赔偿及行政处罚,构成犯罪则移送司法机关 [45][47] 制度效力与修订 - 制度与上位法冲突时以法律法规为准 [48] - 制度修改需经股东会审议通过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