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国油田西望欧陆,万里油龙缘何绕行?中亚能源棋局暗藏大国博弈
哈萨克斯坦原油出口格局 - 哈萨克斯坦80%原油出口欧洲,仅6%-13%出口中国,存在严重的地域不平衡[1] - 欧洲方向通过里海管道联盟(CPC)系统年输送量达6700万吨,占哈国出口总量81%[3] - 中哈原油管道二期扩建后年运力仅1200万吨,不足欧洲管道的五分之一[3] 地理与成本因素 - 哈萨克斯坦西部油田距中国边境3000公里,运输需翻越天山和沙漠,每桶成本高达30美元[3] - 欧洲方向通过苏联遗留管道系统,原油三天可抵意大利,运输成本仅为中国方向的一半[3] 历史与价格因素 - 苏联时期能源布局使哈萨克斯坦继承全部指向欧洲的输油管网[6] - 2024年欧洲原油每桶比亚洲贵3-5美元,价差导致哈国年损失数十亿美元[6] - 德国炼油厂2023年采购140万吨哈国原油,中国炼厂更倾向中东重质油[6] 地缘政治影响 - 2022年里海管道被俄罗斯以技术问题为由停运三天,94%哈国出口依赖俄管道[8] - 美国企业控制哈国30.9%原油产量,雪佛龙掌握田吉兹油田开发权[8] - 中国企业投资哈国石油行业面临美国政治压力[8] 出口多元化进展 - 叶斯克内-库雷克石油管道施工中,未来将实现2000万吨/年绕俄出口[10] - 中哈阿拉山口口岸日输油量达3万吨,中国石油已控制哈国25%产量[10] - 2023年中哈原油贸易量增长三分之一,天然气合作同步扩大[10] - 中哈原油管道累计输油量突破1亿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