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紧盯业绩可兑现 公募重构人工智能投资主线

AI板块市场表现 - 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年内累计上涨18.66%,7月单月涨幅达11.57%,显著跑赢大盘 [1][2] - 多只成份股表现突出:新易盛、深信服、优刻得、拓维信息、中际旭创等年内涨幅超50%,中际旭创、科沃斯过去一周涨幅超10% [2] - AI板块成为带动市场结构性反弹的重要力量,应用端快速推进与大众感知度提升是行情升温主因 [2] 产业链应用进展 - 人形机器人实现从静态展示到动态交互的突破,应用场景从工业扩展至文体娱乐、家庭民生 [2] - AI眼镜形态成熟度提升,正从小众极客产品走向大众可用,技术商业化步伐加快 [2] - 企业加速切入机器人本体硬件制造环节,关键零部件价格持续下探,算力硬件领域出现技术突破 [3][7] 公募资金配置动向 - 2025年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显著加仓通信行业(含AI算力链),该行业进入超配前五 [4] - AI算力链成为基金共识的景气配置方向,因其具备业绩兑现能力且受益海外映射效应 [4] - 海外云巨头资本开支超预期:谷歌Q2资本开支达224亿美元(vs预期183亿美元),国内晶圆制造良率提升至量产需求 [4] 技术演进与商业化 - GPT5预计8月发布,机器幻觉问题有望显著改善,国内大模型调用token数呈稳步提升趋势 [5] - 人形机器人领域70%资金集中于上游零部件环节(减速器/电机/丝杠/关节模组),因整机厂尚处商业模式验证期而零部件企业已实现稳定出货 [7] - AI硬件环节已进入业绩落地阶段,半导体行业完成周期轮动,具备持续量产能力和客户导入优势的企业受关注 [7] 投资逻辑转变 - 公募配置从概念炒作转向聚焦有收入支撑、技术路径明确的细分环节 [1][4] - 产业链呈现"多周期并行"特征,不同子板块处于差异化发展阶段,投资节奏随之改变 [7] - 半导体行业投资逻辑从主题驱动转向业绩兑现,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成为配置重点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