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科技创新体系重构 - 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正经历巨大变革 中国从参与者成长为领跑者 [2][3] - 国际形势变化与AI科技革命共同推动全球科技版图重构 呈现"区域化重构"特征 [3] - 技术转移速度显著加快 AI模型能力迭代周期缩短至月为单位 远超蒸汽机时代的68年和互联网时代的12年 [3] - 历史规律显示技术跃迁伴随国际地位更迭 中国在AI时代逐步实现领跑 [3] 中国AI应用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类比十年前的"互联网+" 孕育重大发展机遇 [2] - "AI+金融""AI+医药""AI+工业"及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可能最先爆发 [2][4] - 垂类AI应用成功关键取决于行业数据的规模与标准化程度 金融、医药等行业更具优势 [4] - 民营企业是创新"活水之源" 提供科研人员、原创技术及大量试错空间 [4] 中国数字科技突破 - 中国在5G/6G、特高压直流输电、量子计算机等领域取得前沿技术突破 [4] - 从PC时代初步参与到AI云计算时代强势突破 已在5G、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局部领跑 [5] - 国产大模型如DeepSeek采用低成本训练策略 实现效率革命与专业领域突出表现 [4] 中国科创体系三大优势 - 超大规模市场与完整工业体系形成"生态护城河" 新能源车领域多技术路线超越日本氢能路线 [6] - 产业政策连贯性强调整体升级 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取得显著进步 [6] - "政产学研"举国体制与民营经济创新生态结合 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实现攻坚 [6] 政策与市场协同机制 - 证监会"1+6"科创板改革措施为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打开资本通道 [7] - 产业引导政策将推动金融、教育、文化等领域对科技创新的支持 [7] - 市场需培养长期视野与价值投资理念 给予产业基金容错空间和科创公司融资便利 [7]
华安证券研究总监、研究所所长尹沿技:“人工智能+”孕育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