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与商汤是同一人”,这篇论文为何18年后引争议?
文章核心观点 - 一篇2007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声称通过英汉语言同源追溯论证《汉谟拉比法典》制定者与商汤王为同一人 该观点因论证牵强在学术界引发争议 [1] - 论文论证逻辑存在重大缺陷 包括推断上古汉语是两河流域主要语言 并基于英语和中文"大量相通"的直接跳跃得出核心结论 [1] - 该论文经过十余年时间检验未对学界产生任何影响 但其近期突然引发关注反映伪史论思潮已从大众平台向学术领域渗透的现象 [2] 论文内容争议 - 论文摘要明确宣称通过语言同源考证能证明汉谟拉比功绩与《史记》记载商汤王高度吻合 [1] - 论证基础建立在"英国人先祖在小亚细亚及两河流域经受文明洗礼"这一未经证实的假设之上 [1] - 核心结论声称"汉谟拉比就是中华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帝王" 但缺乏确凿证据支持 [1] 学术规范问题 - 论文存在推理过程粗糙跳跃的问题 违背学术研究"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的基本原则 [2] - 作为发表于正式学报的严肃论文 其天马行空的想象未能配以经得起推敲的证据链 [2] - 该案例凸显学术研究者需谨守"敬惜字纸"原则 所有白纸黑字的出版物都将接受历史与常识的检验 [2] 社会传播现象 - 论文在发表十余年后突然引发关注 与近期一批伪史论账号被处理事件存在关联性 [2] - 该现象表明伪史论不只活跃于短视频等大众平台 而是已经渗透进入学术殿堂 [2] - 论文被重新围观反映公众对伪史论者自顾自呓语的情绪反弹 社会对荒唐言论的容忍度正在降低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