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光伏龙头企业密集减产自救,超三成玻璃产能已“休眠”

光伏玻璃行业减产动态 - 福莱特响应工信部反内卷号召,减少光伏玻璃产能供给,具体减产幅度尚未完全确定 [1][2] - 目前行业总冷修产能占国内光伏玻璃总产能的32.18%,加上堵口产能,预计总运行产能不足8.7万吨/天 [2][7] - 7月以来光伏玻璃冷修设计产能达到6750吨/天,实际降产产能超过7000吨/天 [7] 企业减产情况 - 福莱特全球市占率约30%,自去年下半年起毛利率下滑明显,已对部分窑炉进行冷修 [4] - 亚玛顿确认减产消息属实,市场传闻头部企业计划减产规模达30% [5] - 海南发展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对550吨窑炉及5条深加工生产线进行停窑减产,去年已对650吨窑炉冷修 [5][6] 行业供需与价格 - 光伏玻璃市场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降,企业业绩普遍下滑 [10] - 福莱特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2.3亿-2.8亿元,同比减少81.32%-84.66% [11] - 凯盛新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35亿-4.62亿元,南玻A预计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88.15%-92.07% [11] 政策与行业规范 - 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涉及41家企业 [16] - 拟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1级限额拟从≤7.5 kgce/kg调整为≤5 kgce/kg [16] - 提高能耗等环节门槛或将成为去产能手段之一 [15] 行业整体状况 - 光伏行业上半年制造端产量增速大幅下降,电池片、组件增速低于15%,多晶硅、硅片负增长 [12] - 部分辅材环节自发减产停产,如福莱蒽特对控股子公司实行停产歇业 [12] - 行业供需失衡导致企业普遍采取减产措施以降低运营成本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