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监管处罚事件 - 2025年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上海银行总行开出罚单 罚没金额达2921.75万元 涉及8项违法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 占压财政存款 违反信用信息管理 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未保存客户身份资料 未报送大额交易报告 [2][3][4] - 2025年8月4日浙江金融监管局对杭州分行罚款380万元 涉及绩效考评不合规 资产池业务管理缺陷 国内信用证业务管理不审慎 贷款管理不审慎 票据贴现业务管理不审慎 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等6项违规 [2][5] - 2025年总行及分支机构累计被罚没3581.75万元 26名责任人被处罚 违规集中在内控制度不健全 反洗钱业务违规 信贷业务违规三大领域 [5] 公司整改与回应 - 央行处罚问题发生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 所涉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2][7] - 浙江监管局处罚问题发生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 通过健全制度体系 优化管理流程等措施积极整改 [7] - 公司强调将持续加强合规管理和内控建设 依法稳健经营 [8] 历史业务风险暴露 - 2020年末房地产业贷款余额达1567亿元 较2016年末增长近2倍 占总贷款比例14.3% [9] - 2019年末个人消费贷余额峰值1750.6亿元 占个人贷款总额54.4% [9] - 2021年末房地产业不良率峰值达3.05% 不良余额47.6亿元 [9] - 2020年末消费贷不良率达1.87% 不良余额29.7亿元 [9] - 批发零售业2019年末不良率高达10.8% 2018-2020年不良余额连续超30亿元 [9] - 2021年末全行不良率升至1.25% 连续两年维持高位 [10] 资产质量改善措施 - 2022年以来连续三年不良贷款核销金额保持在100亿元以上 [10] - 风险管理从注重总量指标转向关注结构性指标 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事中控制 [10] - 2024年末不良率回落至1.18% 实现连续两年下降 [2][13] - 2025年一季度末拨备覆盖率271.24% 较2024年末回升1.43个百分点 [13] 同业竞争地位变化 - 2022年末江苏银行资产规模超越上海银行 使上海银行从城商行第二位降至第三位 [10] - 2025年一季度末宁波银行总资产3.39万亿元 超越上海银行的3.27万亿元 上海银行在全国城商行中排名第四 [11] - 2020年营收被江苏银行超越 城商行排名降至第三 [1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被南京银行超越 城商行排名降至第五 [1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2.92亿元 城商行排名降至第四 [1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营收529.9亿元 结束连续两年下跌趋势 同比增长4.8% [2] - 2025年一季度营收135.97亿元 同比增长3.85% [12][13]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2.92亿元 同比增长2.27% [12][13] - 2024年股价涨幅超70% 居A股上市银行首位 [12] - 2024年以来股价涨幅超1倍 创历史新高 [2][12] 高管变动与增持 - 2025年8月5日顾建忠董事 董事长任职资格获上海金融监管局核准 [2][13] - 2025年7月25日10名董监高买入公司股票 合计投入460-470万元 [14][15][16] - 顾建忠买入10万股 投入超百万元 为单笔最大增持 [15][16] - 行长施红敏2024年税前报酬100.6万元 同比下降3.2万元 [13] - 副行长胡德斌 汪明2024年税前报酬89.9万元 同比下降9.6万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