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涌向手术机器人,人机协同模式如何脱颖而出?

行业趋势 - 具身智能与手术机器人融合发展推动AI医疗从诊断向治疗迈进 成为实现人机协同的关键引擎 [3] - 技术具备推动手术自动化进程潜力 可能重塑医疗系统效率 捷迈邦美以1.77亿美元收购全自动骨科手术机器人公司Monogram Technologies [1] - 创投机构与产业资本持续涌入赛道 更青睐人机协作模式而非全自动化 因其更具商业化落地可行性 [6][7] 技术突破 - 康诺思腾与香港中文大学在《Science Robotics》发表研究 实现活体动物腹腔镜自主手术 证明真实临床场景下可行性 [2] - 具身智能手术机器人实现三大临床价值:完成全球首例活体动物自主手术 协助重复性工作 通过智能感知自主识别组织 [4] - 技术达到6级自主性框架中的3级(条件式自主) 美国FDA批准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中86%停留在1级 仅6%达到3级 [7] 公司动态 - 康诺思腾完成C轮逾5亿元人民币融资 由殷拓集团领投 多家海内外投资机构参投 [2] - 公司攻克六大核心技术(机械架构 电气架构 软件架构 算法 图像处理 高等能量控制) 实现底层技术平台搭建 [5] - Sentire思腾腔镜手术机器人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完成软组织手术机器人多管线布局 [5] 应用场景 - 通过数据化留存名医手术操作步骤 用于模拟操作学习 解决外科医生培养周期长 资源紧张难题 [4][5] - 在活体动物实验中成功执行多项手术任务 展现人机协作安全范式 所有手术辅助任务均获成功 [2][7] - 能实时响应复杂组织环境 自主完成术中操作 提升手术精准度与效率 缩短手术时间 [3][4] 发展挑战 - 全自动研发面临精准感知与建模难度 系统稳定性要求高 依赖大量高质量临床数据 [6] - 涉及图像识别 机械控制等核心技术 技术成熟度要求高 研发周期长 投入大 成果转化存在不确定性 [6] - 需解决生产成本压降与使用门槛降低 通过标准化生产控制成本 加强医生培训 [8]